红网时刻新闻7月11日讯(通讯员 阚小晴) 当非遗遇见青春,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近日,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湘旅学院“红小团”志愿服务队赴怀化市会同县高椅古村,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运用专业力量助力非遗保护与乡村振兴。
一幅融合五个娃娃与莲子的‘寿’字剪纸,以谐音‘连生贵子’传递着侗家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八旬侗族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黄杏家中,满墙精美的剪纸令学子惊叹。黄奶奶现场演示技法,讲述剪纸蕴含的美好寓意,其数十年坚守让队员深受触动。
国家级非遗傩戏代表性传承人杨国华在古村月光亭前为学子带来震撼展演。演员们佩戴百年历史面具腾挪跳跃,喷火绝技在古建筑映衬下更显神秘。杨国华展示了独特的面具雕刻工艺,并呼吁更多年轻人加入传承队伍,让非遗“活”下去、“火”起来。
古村深处,学子们体验了用乌饭树叶制作黑米饭及其衍生产品(黑泡茶、黑粽子)的过程。他们结合旅游专业特长,建议当地设计非遗体验工坊路线,打造“舌尖上的文旅IP”,助力传统文化升级。
带队老师秦訸兮介绍,此次活动是学校“非遗+乡村振兴”育人项目的重要实践。团队后续将协助开发文创产品、策划研学方案,推动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
相关链接:https://moment.rednet.cn/nograb/646941/55/15118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