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10月28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斯涵 黄京 通讯员 张祝缘 杨晨)4人一组,自主选题参赛,9位评委分别评分……10月28日,在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争夺赛财经商贸赛道一业财税融合大数据应用组比赛开赛,吸引了来自全国61所职业院校的学子同台竞技。
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由“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升级而来,是教育部牵头、联合国家部委和事业组织举办的一项公益性、国际性职业院校综合技能竞赛,是我国职业教育一项重大制度设计和创新,是举办历史最久、联合主办部委最全、赛项数量最多的世界性综合技能赛事。
本次大赛共设置42个赛道,大赛总决赛分争夺赛、排位赛、冠军总决赛三个阶段进行,其中争夺赛在全国各地32个赛区举行。

赛程缩短、规则调整,比赛升级大变样
4人一组,进行数字场景的资金、营运、管理等三个模块的业财税融合与大数据应用,历时570分的比赛,只为等待最后一键确认的成绩……这是去年该赛项的比赛场面,而这样的场面在今年将不会再现。
本赛项赛务组组长、长沙商贸旅游职院会计金融学院院长王志辉告诉记者,本次比赛不仅仅名字发生了变化,比赛规则也发生了变化。
比赛时长由570分缩短至不超过60分钟;比赛内容由通过统一平台操作变成“自主确定参赛项目名称”“自主设计参赛项目内容”“自主选择参赛设备”三个“自主”;评分规则由选手全部答题完毕后平台显示一个总分,改变为由裁判来进行评分……“以前我们组织过教师职业能力比赛,这些变化实际上就是把教师职业能力比赛渗透到学生的比赛方面。”王志辉说,比赛评分分为技能水平60分,职业素养10分,应用价值10分,团队合作10分以及创新创意10分,“比赛由9个裁判评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然后合计打分来进行计算。”
那么,比赛强调“自主”,这对承办方长沙商贸旅游职院组赛来说,难度也就提高了很多,如何让“自主”变得有据可循呢?
“我们要求技术人员在安装调试时进行统一操作,正式比赛时不允许进入现场。”长沙商贸旅游职院校长崔德明介绍,这个赛项在全国有非常多的平台,当参赛队伍把他们的平台和软件带到赛场后,就会要求技术人员进行调整。但是,如果技术人员在比赛中进入赛场,势必会影响比赛结果的公平性。“因此,我们要求如果在比赛中途出现特殊情况,需要应急处理的话,只能在场外调整,并且需要进行全程监督。”

“开放办赛”要求掌握三大人才培养规律
本次比赛是业财税融合大数据应用赛项纳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第二年,为何会有如此多的变化?
在崔德明看来,是由于产业对人才需求发生着变化,从而要求职校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要求教师从懂得“训练技能”升级为掌握“人才培养规律”“职业教育规律”“产业发展规律”三大人才培养规律。
制定比赛章程、标准等一系列方案,再按照方案进行赛前训练……一直以来,国内不少职业院校竞赛都是按照统一流程进行,而现在将其转变为开放办赛,这对于教师的要求会更高,不是按照以往的训练模式进行多次的重复训练就会有好成绩。
记者发现,重复训练的内容在整个比赛评分中只是一部分,而更多的是需要选手将优秀成果展现出来,因此除了需要训练学生在比赛当中过硬的技能,还需要有很强的表演意识,更加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用四个字来形容就是:赏心悦目。”崔德明认为,要做到赏心悦目,就是既要做到有内涵,又要有表现形式,还需要有综合素养。
“希望以承办此次比赛为契机,向兄弟省市不断学习,以联合办赛和开放办赛的创新姿态,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的目的。”湖南省教育厅副厅长王仁祥表示,近十年,湖南职教累计为产业输送400余万高素质技能人才,两次荣获国务院真抓实干督查激励表彰。2023年12月,教育部与省政府联合印发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实施方案,我省成为全国8个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试点省份之一(中部唯一),在高水平职业学校及专业群建设、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等产教融合平台打造、现场工程师等高技能人才培养、“湖湘文化+技能”等国际交流合作品牌培育方面,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湖南经验与范式。
相关链接:https://m.voc.com.cn/xhn/news/202410/20913257.html